胰腺癌是指胰外分泌腺的癌症,是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,约 90% 的胰腺癌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 。
胰腺癌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,恶性程度高、发展较快、预后较差,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10%。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,其中胰头癌占 70%~80% 。
手术治疗是根除胰腺癌的优选方法,但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,诊断时大约有 80% 的病人由于肿瘤扩散和转移,而失去实施根除性手术的机会,死亡率较高 。
胰腺癌有什么表现?
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、黄疸、消瘦、乏力等。由于其起病隐匿,早期无特殊表现,可有上腹部不适、食欲减退、乏力等,数月后出现明显症状时,病程多进入晚期。
1、腹痛: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,早期腹痛较轻或部位不清,多为上腹部不适、隐痛、钝痛和胀痛等,以后逐渐加重且腹痛部位相对固定。
2、典型胰腺癌腹痛:中上腹部深处,根据癌肿的位置不同可偏左或偏右;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,餐后加剧,俯卧、弯腰、蹲踞等可减轻;夜间、仰卧和向后伸腰时疼痛加剧;腹痛剧烈者常有腰背部剧痛。
3、黄疸:是本病患者的主要症状,且持续性进行性加重,伴皮肤瘙痒、尿色深如浓茶、粪便呈陶土色,但黄疸并非首发症状。
4、消化道症状:患者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、腹部饱胀不适、消化不良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5、消瘦、乏力:由于食量减少、消化不良以及肿瘤消耗所致伴有明显的体重迅速减轻,其中部分患者可不伴有腹痛和黄疸。
6、其他症状:部分患者还表现出焦虑、急躁、抑郁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。也有患者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,易与胆石症、胆管炎相混淆 。
胰腺癌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?
1、体格检查:有无肉眼可见的黄疸、锁骨上淋巴转移,检查有无肝大、胆囊大、上腹部,尤其是右上腹的不正常感,以及有无腹水等。
2、血液、尿液和粪便相关指标:如血清胆红素、碱性磷酸酶、转氨酶、LDH 亮氨酸氨基肽酶、乳铁蛋白、血清核糖核酸等检查,能反映出胰腺和肝脏功能等。
3、血液肿瘤标记物的检查:如 CEA、POA、CA19-9 等,联合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能为诊断胰腺癌提供较好的辅助资料。
4、影像学检查:包括腹部 B 超、X 线钡餐、CT、磁共振、PET-CT、超声内镜、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,能进一步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以及邻近器官的情况等。
5、其他检查: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、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测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作用 。
胰腺癌如何治疗?
胰腺癌的治疗仍以争取手术切除为主。
对不能手术者常做姑息性短路手术、化疗和放疗。也就是说,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机会根治胰腺癌的方法 。
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,手术切除率低,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,大约80% 的病人由于肿瘤局部扩散和转移而不能实施根治性手术 。
当原发肿瘤不能切除时,外科医师必须决定采取姑息性措施来减轻胆道或十二指肠的梗阻。
此外,还需要内外科配合处理黄疸、疼痛、体重丢失、胰腺功能不足,甚至抑郁和衰竭等,因此,内科治疗贯穿于手术前后,包括放疗、化疗和各种对症治疗。
在长沙珂信肿瘤医院,胰腺癌患者不能手术不意味着无计可施,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胰腺癌患者通过保守姑息的速锐刀智慧放疗和微创技术(放射性粒子治疗、微波消融治疗、血管介入灌注化疗与栓塞等)抑制了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
胰腺癌患者多久复查一次?胰腺癌如何复查?
●治疗后 2 年内,建议每 3 个月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,每 6 个月进行 CT 或核磁共振检查(MRI)等影像学检查;
●治疗后 2 年后,延长至每 6 个月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,每 12 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。
关于「“癌中之王”胰腺癌,该如何诊治呢?」的问题,就为您介绍到这了。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,因罹患癌症需要得到更专业的诊断,更系统化、个性化、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,可点击>>>在线咨询!
Related reading
Medical guide